中国日报8月17日电 今年以来,甘肃省降水总体偏少,阶段性旱情两度起伏,局地暴洪时段集中,"旱涝并存、旱重于涝"的特点较为明显。1月1日-8月13日,酒泉、嘉峪关、张掖、金昌、武威、兰州、白银、临夏、定西中南部、陇南南部、天水东部和南部等地降水偏少约1~9成,其中酒泉、嘉峪关、金昌、白银大部降水偏少约4~9成,尤其是酒泉市、敦煌市,降水偏少9成以上。6月份以来,甘肃省河西大部、中部及南部局地发生旱情并持续发展,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受到严重影响。
(资料图片)
根据全省旱情动态,7月31日,甘肃省水利厅启动了省级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,印发《甘肃省水利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通知》,实行"旱情周调度、人饮周报告、水情旬分析"制度,指导督促受旱地区加强对水源的统一调度管理,优化调整供水方案,合理高效配置水资源,动员群众利用水窖、水罐等提前储蓄水,积极倡导节约用水。组织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、引大入秦、引洮供水工程等大型引调水工程满负荷运行,最大限度增加供水,指导市县充分发挥工程供水保障能力,及时启动备用水源、开动机井、架设临时管线、设置临时供水点、组织拉送水等应急供水措施,在优先保障人畜饮水情况下,尽可能保障灌区作物适时适量灌溉。
加强旱情监测。密切关注旱情发展变化,落实旱情周调度、人饮日报告制度,全面掌握降水、河流来水、工程蓄水等情况,加密监测频次,加大与气象、农业、应急等部门的沟通会商力度,及时研判评估旱情发展态势,提出各项应对解决措施。
加强调度管理。及时印发工作通知,指导各地全力落实各项抗旱减灾措施,完善抗旱保供应急预案。指导受旱地区加强对水源的调度管理,采取强制节水、限制用水、分时分段供水,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,动员群众提前蓄水,倡导节约用水。优化调整供水方案,组织水管人员强化用水管理,想方设法保障群众生活用水。
多措并举保供水。督促指导受旱地区采取蓄引提拦等措施,努力增加供水量;加强设施维护,确保机电设备完好、管线畅通。实行分时段供水,新打小电井、开展送水服务等,开设临时集中供水点,偏远地区组织拉送水,全力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用水。
全力抗旱保生产。立足抗大旱、抗连旱,持续跟踪旱情、墒情发展变化,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调度,坚持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,科学制订水量分配方案,尽可能增加水量储备,最大限度满足生活生产用水,全力保障供水安全。
酒泉市阿克塞县组织各乡镇积极开展抗旱保供水工作,累计投入抗旱资金95.5万元,向牧区拉水储水,拉运牲畜饮用水450余次,累计4000余立方米,有效缓解了人畜饮水问题。
张掖市山丹县于6月24日启动了抗旱防御IV级应急响应,启用备用水源、设置临时集中供水点、实施连通改造工程等措施,投入资金215万元,有效缓解1.4万人农村人饮及3000头大牲畜供水困难问题。
金昌市为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旱情形势,于7月26日启动了干旱防御IV级应急响应。一是印发了《金昌市近期抗旱应急调度计划方案》,优先保障全市居民饮水安全和粮食生产安全;二是市政府发布《关于全面加强节约用水的通告》,暂停全市高耗水行业供水,限制城市生态绿化用水,适时调节农业灌溉流量,延长灌溉轮期,缓解用水供需矛盾,保障全市生活生产用水;三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,缓解来水减少趋势。四是加强宣传引导,发布《节约用水,保护水资源倡议书》,督促指导县区及基层水管单位加强分析研判,疏导群众情绪,及时化解用水矛盾,最大程度减轻干旱造成的影响和损失。
武威市及早安排部署。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全市抗旱减灾工作会商会议,全面落实各项抗旱措施;针对高温干旱天气,市水务局及时印发《高温迎峰保供工作提示》《关于加强汛期农村供水保障工作的通知》,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县区指导做好应急拉运水工作,切实提高供水保障能力,保证人饮供水安全稳定。武威市水务局印发了《关于切实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通知》、制定了《全市水利行业抗旱防汛技术服务工作方案》,成立4 个抗旱技术服务指导组,分赴各县区指导群众抗旱;各县区水务部门向景电中心进行协调加大调水力度,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工作,有效缓解旱情矛盾。
天水市张家川县于7月20日启动了抗旱Ⅲ级应急响应。投资1900余万元,新打7眼机井缓解饮水困难,敷设输水管道5400余米,从新建富川水库将水引至东峡水库上游5.3公里处的下河村沟道内向东峡水库补水,有效解决张家川县恭门等5个乡镇64个行政村9万余人饮水长期受影响问题。
庆阳市合水县投资78万元,组织20辆拉水车,向县城孙家寨沟调蓄水池全天候补水,每天拉水近4000立方米,全力保障县城2.64万人生产生活用水需求;华池县投资52万元,组织14辆拉水车,累计拉水14000余立方米,保障华池县上里塬乡、王咀子乡0.6万群众生产生活用水。
通过采取有效措施,目前甘肃省城乡饮水基本得到保障,最大限度减轻了旱情影响和灾害损失。
关键词: